云南:采取五大舉措推進新型墻體材料
云南省努力克服金融危機給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工作帶來的困難和不利影響,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總攬全局,始終以“禁實推新”工作為重點,加快非粘土新墻材發(fā)展和應用,“禁實”工作全面推進,社會資本投資新型墻材項目勢頭強勁,一批上規(guī)模、上檔次、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的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全省新型墻材產能迅速擴大,墻材革新工作呈現出健康、快速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2008年,全省投資新建、改擴建新型墻材生產線項目約5億元,有一定規(guī)模的新墻材生產企業(yè)達589戶,新墻材產量達47.82億塊標磚,同比增長21.16%,新墻材占墻材總量的比例達到了41.11%,同比增長了11個百分點,新墻材建筑應用面積達9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云南省主要采取了以下五個方面措施。
一是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努力營造有利于墻材革新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云南墻改網》、《云南墻改簡訊》、原經貿委《工作要情》及時宣傳墻材革新政策、法規(guī)和全省墻材革新工作進展情況;加強與省內有關新聞媒體的接觸,主動邀請記者參加采訪,2008年共有16篇涉及墻材革新工作的文章在省內主要媒體刊登。隨著宣傳的不斷深入,該省墻材革新工作和新型墻體材料已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推進墻材革新和實施“禁實”工作的社會輿論氛圍已經形成。
二是加大政策支撐力度,進一步完善墻材革新政策法規(guī)體系。結合云南省墻材革新工作實際情況,重新修訂了《云南省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確定了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征收標準和新型墻體材料目錄。并于2008年5月啟動了《云南省發(fā)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工作。組建了立法工作班子,制定了《條例》具體工作日程表,通過考察調研,召開專家咨詢會,多次修改充實了《條例》內容,完成了《墻改立法相關資料匯編》,按時報送《條例》送審稿,立法工作進展順利。
三是狠抓墻材革新政策落實,“禁實限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進一步發(fā)揮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以下簡稱專項基金)對實心粘土磚的調控作用,加大了新型墻材專項基金的征收工作力度,全省專項基金開征面逐步擴大,目前已有昆明等9個州市開征專項基金。積極鼓勵實心粘土磚廠轉產,粘土磚廠轉產新型墻材企業(yè)明顯增多,加大關停粘土磚廠工作力度,實心粘土磚市場進一步萎縮,有力地促進了全省新墻材的發(fā)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據統計,2008年,全省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yè)870戶,實心粘土磚產量68.49億塊,同比下降18%。合計關閉或轉產新型墻材的粘土磚生產企業(yè)162戶,節(jié)能30萬噸標準煤,節(jié)地7890畝。全省第一、二批“禁實”和“限粘”城市,關閉或轉產新型墻材的粘土磚生產企業(yè)39戶,新建、改建、擴建新墻材生產企業(yè)24戶,新墻材產量達22.5億標塊,同比增長26%,新墻材占墻材總量的比例達50%。新墻材建筑應用面積達8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節(jié)能14萬噸標煤,節(jié)地3720畝。這些“禁實”城市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四是加強墻材革新工作基礎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去年初,云南省墻改辦重新修訂下發(fā)了《云南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合格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對申辦《云南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合格證》(以下簡稱為《合格證》)的生產企業(yè),廠區(qū)占地面積、生產設備、生產規(guī)模、生產工藝、配料系統、養(yǎng)護設施、產品檢驗手段等條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有90戶新墻材生產企業(yè)申領了《合格證》,其中到期換證的20家。該項工作不僅為新墻材產品產量統計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大大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高。
五是轉變職能,扎實抓好省墻改辦自身建設。2009年,云南省墻改辦先后到昆明、曲靖、玉溪、紅河、大理、楚雄、保山、麗江等州市檢查指導工作,先后深入35個縣、區(qū)了解新型墻材的推廣應用、機構設置、基金征收和“禁實”工作進展情況,督促各地市加快推進新型墻體材料發(fā)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