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拓展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又有新突破簣
日前,由湖南大學和長沙市新型墻體材料辦公室共同完成的《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拓展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了由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專家會議科技成果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取得的成果整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框支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結構的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框支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的研究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該課題基于實驗子結構和計算子結構均為多自由度的擬動力試驗方法,采用改進框架支撐模型并基于模態(tài)與能力譜相結合的Pushover分析方法,對框支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結構進行了抗震性能試驗研究,提出了位移延性設計方法,研究提出混凝土砌體剪力墻房屋及底層框支房屋的高度限值。
課題首次在國內進行了1:1配筋混凝土砌體擋土墻的受力性能試驗和理論分析,探討了配筋混凝土砌體擋土墻的受力性能,提出了計算方法和構造措施。
課題進行了外葉墻平面外靜力荷載試驗,探討了內、外葉墻協(xié)同工作性能和外葉墻平面外受力性能,提出了拉結構造措施;研究的配筋混凝土砌體莢芯復合節(jié)能墻體,以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作承重內葉墻,以高強度和高抗?jié)B、低吸水率的燒結頁巖磚作外葉清水墻裝飾墻,以膨脹聚苯板等保溫材料作莢芯保溫層,以20mm左右的空氣隔層作排氣排水通道,內外葉墻之間以防銹構件拉結。該夾芯復合保溫體系可廣泛用于抗震、非抗震多層和高層建筑,保溫系統(tǒng)具有與主體結構相同的使用壽命,較好實現集承重、耐久、防開裂、保溫隔熱和裝飾于一體的節(jié)能與建筑結構一體化發(fā)展的新要求,為南方夏熱冬冷地區(qū)提供一種適用面廣、節(jié)能效果優(yōu)良的復合墻體。
該項目研究提出的位移延性設計方法、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房屋及底層框支房屋的高度限值、外葉墻配筋混凝土砌體復合節(jié)能墻體的設計和拉結構造被我國現行國家規(guī)范所采納。
運用以上研究成果,湖南大學、長沙市墻辦、株洲市墻辦已在湖南建成兩幢配筋砼砌塊高層住宅,其中一幢地上19層、地下2層的“國脈家園”房屋住宅,系目前國內最高的配筋混凝土砌體剪力墻結構房屋;該工程結構與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相比,可節(jié)省鋼材35%、木材40%,縮短工期1/4,單位造價降低10%;另一個項目為長沙嘉盛華庭住宅小區(qū)的“配筋混凝土砌體擋土墻”示范工程,該工程竣工一年多來,擋土墻應用情況良好。與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相比,可節(jié)省鋼材25%、木材30%,縮短工期1/5,單位造價降低40%,建造50萬米的配筋混凝土砌體擋土墻,節(jié)約的資金達20億元以上,其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本項目研究成果將對推進我國墻材革新和墻體節(jié)能、拓寬我國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的應用、完善我國高層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有著重要理論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