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僵尸產能”超3000萬噸 數讀產能置換
2017年12月31日,《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yè)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產業(yè)〔2015〕127號)到期后,為保證政策的連續(xù)性,工信部發(fā)布《水泥玻璃行業(yè)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以下稱《辦法》),以推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引導水泥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自《辦法》實施以來,水泥行業(yè)曾經掀起一波新建線熱潮。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2018-2023年,全國水泥行業(yè)產能置換投產生產線共57條,合計產能達到約9100萬噸。
從時間維度來看:2022年是投產高峰期,投產17條生產線,合計熟料產能約2900萬噸。
從空間維度來看:產能置換投產項目涉及19個省份,其中廣西投產生產線最多,達到13條,合計產能1977.8萬噸,安徽、貴州、云南均投產5條,排名第2。
從企業(yè)分布情況來看:不少企業(yè)通過產能置換政策新建生產線,其中中國建材新建14條生產線,合計產能2439.7萬噸,海螺水泥新建4條生產線,合計產能666.5萬噸;紅獅水泥新建3條生產線,合計產能427.8萬噸。
從復活“僵尸產能”來看:《辦法》實施目的在于推進水泥行業(yè)產能出清,不過也有不少“僵尸產能”借用產能置換辦法“復活”。從2018-2023年合計有4136.21萬噸僵尸產能參與產能置換,“復活”產能3000多萬噸。
且據不完全統(tǒng)計,還有40個在建、擬建產能置換項目即將在2024-2026年投產,涉及熟料產能6193萬噸。
總的來說,產能置換辦法實施以來,水泥行業(yè)共投產約9200萬噸熟料產能,關停1.08億噸產能;等量置換1500萬噸產能;復活“僵尸產能”3000多萬噸。
編輯:余丹丹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