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在隧道施工中的應用
摘 要:將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這一新工藝在太行山隧道施工中應用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和闡述。從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工藝原理、隧道施工中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配合比選配、勞力和機具配備、施工工藝流程、技術質量控制等方面,充分說明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在太行山隧道施工中的優(yōu)越性,以及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鐵路隧道; 濕噴; 鋼纖維混凝土; 應用 中圖分類號:U455.48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04 - 2954 (2007) 04 - 0033 - 05 1 概述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 SFRS)施工技術近年來在國外發(fā)展很快,它將是今后噴射混凝土的發(fā)展方向,有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掛鋼筋網干噴混凝土的趨勢。我國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應用也逐漸增多,并作了一些使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作為永久襯砌(挪威法)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初步的經驗。太行山特長隧道位于石太客運專線小寨車站和盂縣車站之間,通過太行山山脈的主峰越宵山,隧道最大埋深445 m,設計為雙洞單線隧道,兩線線間距35 m,隧道全長27 839 m,是目前我國設計的最長山嶺隧道。該隧道進口段圍巖巖體破碎,裂隙發(fā)育,條件較差,設計采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進行初期支護。在采用該技術進行施工過程中涉及到機械、混凝土材料、施工組織管理、支護理論、綜合成本核算、人員培訓、環(huán)保觀念等眾多方面,因此,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推廣應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同時需要正確理解工期、成本、質量、安全間的辯證關系。 2 工藝原理及特點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適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高邊坡、深基坑施工的臨時支護,初期支護,永久支護或永久襯砌,亦可應用于有抗沖刷、抗腐蝕或抗震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結構部位,以及既有混凝土設施的修補加強和表面防護。筆者以隧道工程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為例介紹如下。 2.1 工藝原理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技術是在濕噴混凝土拌和料中摻入一定量的鋼纖維及相應外加劑,采用泵送(稠流式)或風送(稀流式)作為濕拌混凝土料的壓送噴射動力,在噴嘴處加入液態(tài)速凝劑和壓縮空氣噴射至巖面,鋼纖維在噴射混凝土中呈二維隨機方向均勻離散分布,通過混凝土與鋼纖維的全長粘結和端頭錨固作用,形成一種近乎均質,抗彎、抗拉、抗剪強度及抗沖擊力性,抗?jié)B性、抗收縮性、耐久性較好的混凝土- 鋼纖維新型復合材料。這種混凝土- 鋼纖維新型復合材料,在發(fā)生較大變形后仍能承擔荷載,具有良好的韌性和裂后強度。 2.2 工藝特點 (1)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施工工藝具有粉塵少、回彈率低、水灰比準確、噴射混凝土質量穩(wěn)定、外觀平整等優(yōu)點。 (2)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施工工藝改善了施工環(huán)境,省去了費時而危險的掛網作業(yè),簡化施工工序,機械化程度高,施工生產能力大,減少循環(huán)作業(yè)時間,使支護更加快捷、及時,提高了施工和結構的安全性,施工更加快速、安全、高效。 (3)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工藝改善了噴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抗壓、抗拉、抗彎強度較普通噴混凝土提高較大,同時具有很好的柔性和抗裂效應,允許變形量和殘余強度較素噴混凝土大許多,能吸收較大的變形能,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圍巖的自承能力,并可降低噴層厚度(從既有經驗看,可減少25%~30% ) 。 (4)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能很好地適應不規(guī)則巖面,使噴混凝土與巖面更加緊帖,避免了噴層后的空洞和鋼筋網的腐蝕,同時大大地減少了噴混凝土填充量。 (5)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抗裂性、抗沖擊性、抗?jié)B性、抗凍融性和耐久性好,適合于作為永久襯砌,它也是應用挪威法的基本工藝之一。 3 配合比選配 3.. 原材料選用 原材料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中的有關規(guī)定。 (1)砂子 可使用天然河砂或機制砂,含泥量小于5% ,片狀云母含量小于2%。以平均粒徑0.35 ~0.5 mm的中砂或中粗砂為宜(Mk = 2.5~3.3) ,體積質量密度大于1550 kg/m3 ,含水率5% ~7%,施工現場應堆放于防雨棚中。 (2)碎石 可使用天然河卵石或機制碎石,碎石中黏土和粉狀物含量小于2%,大于設計最大骨料粒徑1.5倍的針狀物含量小于15% ,不得使用頁巖。骨料最大粒徑宜在10~16 mm,且小于噴頭直徑的1 /3和鋼纖維長度的1 /2,并小于一次噴層厚度的1 /3。 (3)混合骨料 根據經驗,回彈料中大部分為大于8mm的骨料,所以噴混凝土料中砂率應適當增大。 混合骨料按照美國規(guī)范(美國混凝土協(xié)會)推薦的級配,應符合表.中3種級配之一,其中級配一適用于細骨料濕噴鋼纖維混凝土。 (4)水泥 一般使用符合國標《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根據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和水泥凝結硬化情況選用,一般使用42.5級,最低不小于32.5級。應注意各種性能波動幅度大的水泥不得用于濕噴纖維混凝土生產,同時水泥中C3S和C2S含量不得低于40%和20%。水泥用量取決于混凝土設計強度和良好的和易性, 一般常用的水泥與混合骨料比為1∶3~1∶4.5。 (5)鋼纖維 一般多選用長度25 ~40 mm,直徑0.3~0.5mm,長徑比60~80,本身強度大于1200MPa兩端帶彎鉤的異型圓鋼纖維。長徑比和體積率越大,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越好,但超過一定限度會發(fā)生裹團和堵管,造成施工困難。鋼纖維的摻量根據設計強度等級、鋼纖維形狀和長徑比、基體(指砂、石、水泥)配合比、以及噴射工藝水平來選定,并且施工前做預施工試驗,確定最優(yōu)配合比。 (6)外加劑和摻加物 各種外加劑與水泥之間必須相互兼容,性能應符合現行國標《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03)要求。 速凝劑:使用液態(tài)速凝劑,選用初凝時間適中、后期強度損失小、混凝土料和鋼纖維回彈少、纖維定向好、粘結力強、一次噴層厚度大、含堿量低、性能穩(wěn)定的速凝劑。速凝劑的摻量取決于速凝劑種類、受噴面的情況、環(huán)境溫度、水泥類型和施工工藝要求(凝結時間、早期強度)等,由現場試驗確定。 減水劑: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水灰比較大而又對噴混凝土坍落度要求高。施工中使用液態(tài)減水劑,以減少水泥和水用量,增加混凝土和易性、粘結性和可泵性,生產出流塑化的混凝土料,并保持坍落度,降低回彈率,提高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強度、耐久性,減少干縮裂縫,提高抗?jié)B性。但是,大多數減水劑有緩凝作用,一般應根據實際情況與速凝劑混用。 硅粉:硅粉比表面積達20 m2 /kg以上,為普通水泥的50~60倍,可以用其取代部分水泥并適當增加水用量,以提高噴混凝土密實度,提高粘附力,降低回彈率,有利于泵送和噴射施工,并增加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強度、抗?jié)B性和抗凍性。 其他外加劑和摻加物:如超增塑劑、泵送劑、緩凝劑、穩(wěn)定劑、防滲劑、粉煤灰等, 根據實際需要情況選用。 3.2 配合比設計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采用計算試驗法進行,應滿足結構設計要求的抗壓/抗拉強度或抗壓/抗彎強度要求,可參照普通噴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同時考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施工性。為降低水灰比,一般應摻入減水劑。由于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實際配合比不等同于設計配合比,故在正式施工前,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施工工藝水平,選取3~4種配合比(改變砂率、膠骨比和水灰比)進行現場施工預試驗,實測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早后期力學性能、實際配合比和回彈率,分析比較后,從中選擇滿足工程要求和造價最低的最優(yōu)配合比。一般來說,配合比參數變動范圍如表2所示,需注意,選擇適當的砂率是配比設計的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注: CW ———水泥用量,摻量與速凝劑類型有關。 4 工藝流程 4.1 工藝流程(圖. ) 4.2 施工準備 (1)受噴面處理 噴射作業(yè)前,進行受噴面危石處理(但不能過度,只需撬掉最松的石塊) ,用高壓水清洗巖面,埋設厚度檢測樁。對于特別干燥的巖面,噴 射前應噴水至飽和狀態(tài)。噴混凝土前,先噴一層厚5~10 mm、不低于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墊層,以減少回彈。 (2)機電檢查 噴射作業(yè)前,進行電氣和機械設備的檢查或試運轉,并做好工作面照明和通風工作。 (3)噴射平臺 不使用機械手時,設置具有可以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動的噴射平臺,并作好安全防護。 4.3 濕拌料投料攪拌和運輸 濕拌料攪拌時投料順序和方法應正確,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充分,保證鋼纖維分散均勻,一次攪拌量不大于額定攪拌量的80%。投料時按石、砂、水泥+鋼纖維的順序分3批投入,或者使用鋼纖維加入機分散加入。為發(fā)揮外加劑的效果,外加劑應隨后與20%~50%的拌和水一起加入拌和料中,不要加入干料中。 砂、石、水泥、鋼纖維、硅粉干攪拌2 min以后,加入水和減水劑等攪拌3 min,拌制好的混凝土應和易性好,經試驗,坍落度滿足要求才可使用。 濕拌料制好后,應盡快運至工作面進行施噴,在運輸過程中要不停地攪動以防止離析、泌水和坍落度降低過多,甚至凝固。濕拌料存放時間不超過2 h,采用罐車自動上料,但當濕噴機受料口較罐車出料口高時,應采用螺旋輸送機上料;采用人工上料時,要配足人員,保持連續(xù)均勻上料。 4.4 噴射施工 (1)噴頭工藝 噴頭的工藝直接關系到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質量,應由經驗足、技術熟的噴手操作,最好使用自動化機械手。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在1.0 ~2.0 m,角度控制在75°~90°,以90°為宜。噴射時,噴頭作順時針方向旋轉(轉動半徑15~20 cm) ,一圈壓半圈,縱向蛇行進行。 (2)噴射順序 先補平坑洼低凹處,噴射時分段、分部、分塊、分層進行,并按初噴、復噴(間隔4~6 h)分2次進行,初噴時先拱后墻,復噴時先墻后拱。 (3)噴射工作風壓和噴射壓力 噴射工作風壓大容量濕噴機為0.4~0.7MPa,中小容量濕噴機在0.3~0.7MPa,工作風壓的大小與噴射部位、管路長度等有關系。須注意,當使用TK - 96.濕噴機時,系統(tǒng)風壓應≥0.5 MPa才能進行開機操作,否則容易堵管。 供風量使用大容量噴濕機≥12 m3 /min (0.7MPa時) ,中小容量濕噴機≥10 m3 /min (0.7MPa時) ,噴射壓力為0.3~0.5MPa。 (4)速凝劑摻入 液態(tài)速凝劑由自動計量摻入設備在噴嘴處摻入,但TK - 96.濕噴機須人工預先調動計量泵調節(jié)表盤,設定設計流量。 (5)一次噴層厚度 邊墻一次噴層厚度7 ~15cm,拱部5 ~8 cm,應在前一層終凝后才進行后一層施噴。 (6)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養(yǎng)護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終凝后2 h開始養(yǎng)護,保持表面為濕潤狀態(tài),可選用噴霧濕潤或蓋薄膜法養(yǎng)護,時間為10~14 d。當相對濕度> 85%時,可采用自然養(yǎng)護,而當氣溫低于+ 5 ℃時,不得灑水養(yǎng)護。 4.5 回彈料的處理 回彈料不能重新作為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原材料,噴射后及時清運。 5 機具配備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機具配備應合理,形成綜合機械化施工作業(yè)線。根據實際需要,選用中小容量(實際生產能力4~10 m3 /h)或大容量(實際生產能力大于10 m3 /h)濕噴機。根據國內外應用情況看,國產的風送型轉子活塞式濕噴機(如TK - 961)已大量生產推廣應用,國外的泵送型活塞式濕噴機已普遍推廣應用,但其對砂石料級配和混凝土和易性要求高,一般需配備機械手。 在大斷面和軟弱圍巖隧道情況下,應使用遙控自動化機械手,以減輕勞動強度和改善施工作業(yè)條件。機械手自動化程度和精度越高越好,要求具有俯仰、擺動(畫圖) 、伸縮、升降以及自動旋轉的功能。 (1)使用大容量濕噴機,主要機具設備見表3。 這種機具配備方案機械化程度高(有的濕噴機甚至配置空壓機等輔助設備) ,生產能力大,但投資大,靈活性較差,清洗維修較難,適用于噴混凝土量大的大中型土木工程如鐵路雙線隧道等工程。 (2)使用中小容量濕噴機,主要機具設備見表4。 這種機具配備方案生產能力相對較小,一般可不配備噴混凝土機械手,投資小,機動靈活,維修方便,對噴射混凝土施工和機械管理水平要求相對較低,適用于噴混凝土量不大的中小型土木工程如鐵路單線隧道等工程。 6 勞動力組織(表5 ) 表5 勞動力組織 注: (1)不包括濕噴機機械工程師及其他輔助人員,如空壓機司機、電工、試驗員等。 (2)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施工作業(yè)時,現場應有技術員進行技術指導和生產組織。 (3)實際上,中小容量濕噴機也有不少情況使用機械手。 7 技術措施 7.1 技術要求 (1)嚴格按ISO9000 標準進行進貨檢驗和試驗,并進行人員培訓,未經培訓人員不能進行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噴射作業(yè)。 (2)施工前進行水泥與速凝劑間兼容性、凝結時間試驗,以及人員、設備、材料能力配置評估。 (3)骨料應規(guī)范,級配好,干凈,過篩;鋼纖維表面應潔凈,不得生銹。 (4)原材料計量準確,計量誤差水泥、鋼纖維、水、硅粉< 2% ,砂、石< 3%,速凝劑、減水劑< 0.5% ,宜使用自動計量配料機,稱量后立即拌料。 (5)嚴格控制混凝土料攪拌時間。 (6)鋼纖維攪拌均勻,不能有結團;混凝土運送過程中保持攪拌。 (7)速凝劑使用自動計量設備穩(wěn)定摻入,優(yōu)先選用具有“粘度衰減效應”的種類,使剛噴射的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和觸變性,表面軟,能與后噴射的混凝土較好的粘合,降低回彈率。 (8)在實際施工中,取得工作風壓、送料速度、噴射距離與噴混凝土質量、回彈率之間的參數關系,并作出適當調整。 (9)使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作永久襯砌時,要求光爆成型好。 (10) 厚度檢測不夠時, 采用加厚噴層的辦法處理。 (11)做好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施工記錄。 7.2 問題處理 (1)預防堵管 因為摻入鋼纖維的影響,施工中很容易堵管。防止堵管應做到:嚴格篩選骨料;嚴格控制水灰比;保證風壓正常;保持管路順直;鋼纖維攪拌均勻,不能有結團;每次作業(yè)完成或中間長時間停止作業(yè),均要用水清洗機具設備,防止凝固。為滿足現場隨時需要噴混凝土和避免混凝土在管路中凝固而頻繁清洗濕噴機和管路,可使用調節(jié)混凝土凝結時間的緩凝- 促凝體系。 (2)巖面滲漏水處理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由于水灰比較大,對滲漏水巖面的適應性相對不如干噴。施工中采用“導、集、排、引、堵”相結合的方法處理,即對微量分散的水,采用挖淺槽導流匯集排出;對較小量集中的水,采用鉆孔插入小導管引出;對較大量的水,采用鉆孔注漿封堵??傊?有滲漏水的巖面,噴混凝土前必須做好水的處理,以保證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質量。 (3)掉塊處理 除了減少一次噴層厚度以外,還要檢查風壓、配合比,尤其是速凝劑摻量和水灰比是否正常。 (4)減少鋼纖維回彈 減少鋼纖維回彈就是使鋼纖維的回彈不超過集料的回彈,應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選用較細的骨料和長徑比較小的鋼纖維,增加水泥用量和摻入硅粉,適當降低風壓,同時,保證速凝劑摻量正常,機械狀態(tài)良好。 8 質量控制 8.1 檢驗與試驗 (1)預施工試驗 選定滿足設計和現場要求的最優(yōu)配合比和適用的原材料,主要檢驗和試驗項目有:粗骨料最大粒徑、細骨料級配和模數、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外加劑品種和摻量、混凝土坍落度、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強度、外加劑之間及其水泥間的兼容性。同時,檢查噴射系統(tǒng)的運轉情況,并量測回彈率和粉塵量。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強度試驗方法:施工前選擇3~4種不同的配合比,進行現場試噴射作業(yè),現場噴打板制作標準試件(150 mm ×150 mm ×150mm,每一種配比至少取3個試件) ,按標準養(yǎng)生,進行7 d和28 d強度試驗。要求試件抗壓強度大于1.2倍設計強度。 (2)施工中的檢驗和試驗 ?、俟橇蠙z驗 檢查粗骨料粒徑、細骨料模數、骨料級配是否滿足施工要求,每批進貨檢查.次。 ?、谔涠仍囼?/P> 每次噴射前檢查。 ?、叟浜媳葯z驗 評估拌和料和新鮮濕噴鋼纖維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的真實比例,每1000 m3 進行.次。 ?、軐嶋H鋼纖維含量和回彈率檢驗 每50m3 進行一次實際鋼纖維含量檢驗。檢驗過程如下:隨機取10 L未凝固濕拌料,洗凈烘干,冷卻后用磁石吸出鋼纖維稱重;隨機取10 L 未凝固回彈料,洗凈烘干,冷卻后用磁石吸出鋼纖維稱重;比較兩者含量,計算實際鋼纖維含量。 回彈率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采用實驗板(1 m ×1 m)進行10 cm標準厚度實際檢測,應達到拱部一般< 10% ,最大15%;邊墻一般< 5% ,最大< 8%的水平。 ?、荼碛^質量觀測和厚度檢驗 施工后進行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表觀質量目測檢查。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厚度檢驗有兩種方法:標樁法和鉆孔法。檢測樁布設密度按縱向2 m /根;鉆孔時,按表6所述間距隨機取.個檢測斷面(每個斷面至少5個點,起拱線以上至少3個點) 。 (3)力學性能試驗 用于力學性能試驗的試件采用大板切割法制作,制作時噴射方向應垂直于大板。 ?、倏箟簭姸?/P> 每循環(huán)(或每5 m3 ) 拱部及兩邊墻各取. 組( 3塊)標準試件(150mm ×150 mm ×150 mm) ,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作7 d和28 d標準抗壓強度試驗。為測定實際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結構物的抗壓強度,采取鉆孔取芯機鉆取芯樣( <100 mm,高100 mm) ,取有工程質量代表性的點至少3個作抗壓強度試驗。 ?、陧g性試驗 彎曲韌度是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較素噴混凝土性能改善最為顯著的方面,彎曲韌度指數最能反映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性能。進行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彎曲韌度試驗,每項工程至少進行6組,應全部滿足要求。制作標準試件(150mm ×150mm ×550mm)作靜跨450mm三分點對稱加載彎曲試驗,并繪制荷載- 撓度曲線,求取彎曲韌度指數I.0 和I30 (分別對應變形達5.5δ、15.5δ時的韌度除以初裂韌度的商值,δ為初裂韌度) ,計算R30 /10 = 5 ×( I30 - I.0 ) 。 在工程實際中,由于韌度試驗設備要求高,只要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彎曲韌度和鋼纖維特征圖(彎曲韌度指數- 鋼纖維摻量曲線關系圖) ,通過試驗確定鋼纖維類型和摻量后,檢驗噴層厚度和鋼纖維含量就能達到彎曲韌度質量控制的要求,但鋼纖維必須使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標準產品。 ?、壅辰Y性試驗 采用鉆孔取芯法檢查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與受噴面的粘結情況,若能鉆取到連續(xù)不間斷的整體巖芯包括巖石和噴層,且觀察巖石與噴層間無空洞,則表明粘結性能良好。 8.2 質量標準(表7 ) 9 效益分析 對濕噴鋼纖維混凝土的社會經濟效益分析,要從濕噴機購置費、混凝土材料價格、進度、質量、安全、環(huán)保和節(jié)約材料等方面綜合分析,以太行山隧道為例進行簡要分析。 太行山隧道進口段起訖里程DK69 + 255 ~DK73+ 20. (YDK69 + 27.~YDK73 + 20.) ,為線間距35 m的2座單線隧道,隧道洞身穿過泥質條帶灰?guī)r、竹頁狀灰?guī)r及白云巖地層,洞口部分Ⅲ、Ⅴ級圍巖長592 m。Ⅴ級圍巖巖體破碎,裂隙發(fā)育,主要為碎石土; Ⅲ級圍巖薄至中厚層狀,弱風化,巖體呈塊狀結構,巖層平緩,拱頂易坍塌落石。以上部分圍巖條件較差,隧道最大開挖斷面寬11.6 m,高11.8. m,采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進行初期支護。 濕噴鋼纖維混凝土使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為貝卡爾特ZP305型鋼纖維,長度為30 mm,直徑為0.5 mm,長徑比為60,單根抗拉強度≥1100MPa,兩端帶有彎鉤;減水劑為上海麥司特SG型減水劑;速凝劑為上海麥司特TCC766型液體速凝劑。施工配合比見表8。主要施工機具為:國產TK - 96.型濕噴機(理論生產率5 m3 /h ) , JZC750 強制攪拌機, 壽力LS25S - 350H型移動空壓機,五十鈴CXZ6MC混凝土輸送車,無軌運輸方式。 經現場試驗, 7 d和28 d平均強度分別為18.9、25.5MPa, 28 d平均強度標準偏差僅為0.6MPa,變異系數為1.2% ,質量穩(wěn)定優(yōu)良。濕噴鋼纖維混凝土在本工程的應用,大大地緩解了工期矛盾,改善了作業(yè)環(huán)境,減輕了通風壓力,社會經濟效益明顯(表9) 。 參考文獻: [1] 鐘桂彤. 鐵路隧道[M ].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5. [2] 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手冊—隧道[K].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0. [3] TB10204—2002,鐵路隧道施工規(guī)范[S]. [4] 周愛國等. 隧道工程現場施工技術[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 關寶樹. 隧道力學概論[M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6. [6] 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S]. [7] GB1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S]. [8]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 |
原作者: 董江舒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