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成首批十四家智能化綠色礦山
近日,浙江省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現(xiàn)場推進會在湖州市召開,全省首批14家礦山被授予“浙江省智能化綠色礦山”稱號。
據悉,浙江的智能化綠色礦山是在綠色礦山“六化”的基礎上,疊加“四化”(生產要素數字化、應用場景可視化、管理決策智控化、機器設備減人化)而形成的“十化”礦山。
會議指出,目前已建成的智能化綠色礦山實現(xiàn)了資源利用更加高效、生產方式更加安全、違法預警更加精準、管理決策更加智能、降本增效更加明顯的預期效果。例如,長興縣南方礦業(yè)有限公司大煤山礦的礦石質量合格率提升10%,熟料強度提高間接增加效益1600萬元以上;浙江安聯(lián)礦業(yè)有限公司的資源利用率提升到100%,銷售利潤提高8%,設備故障率下降10%,安全管理成本下降30%,人力成本下降12%,生產成本下降10%;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的產品質量提升可增加收入600萬元/年,減少直接從業(yè)人員21人,節(jié)約人力成本約218萬元/年,設備故障率下降50%。
會議明確,“綠礦智用”是全省礦產資源管理唯一的數字化應用場景,與智能化綠色礦山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浙江省按照構建1個場景駕駛艙、6個應用子場景、1套輔助工具箱為內核的“161”總體架構,推進“綠礦智用”應用場景建設。目前,“161”總體架構已建成,核心業(yè)務上線運行,被納入數字政府“浙里高效”應用,建設成效初步顯現(xiàn)。礦產資源儲量審查、備案時間從60個工作日壓縮至平均35個工作日;綠色礦山實現(xiàn)申報入庫“零次跑”。該應用場景用戶數量達3600個、累計訪問量超5.5萬次。
會議要求,全省32家在建智能化綠色礦山的礦山企業(yè),要加快建設進度,確保2024年年底前通過驗收;尚未開展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的,要抓緊啟動,高起點謀劃,力爭2025年年底前建成。下一步,浙江將推進“綠礦智用”場景迭代升級,構建“一平臺管礦”新模式,推動礦產資源治理數字化轉型;推進礦山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快礦山企業(yè)轉型升級,推動礦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2023年11月29日,在杭州舉辦以“數據驅動決策 智能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屆時,與會行業(yè)專家學者及相關企業(yè)代表,將就“水泥企業(yè)能源管控系統(tǒng)解決方案實踐”等主題進行交流探討,共同推動水泥行業(yè)的智能化進程。
編輯:余丹丹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