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環(huán)形預應力混凝士電桿鋼模(簡稱鋼模),也適用于環(huán)形鋼筋混凝士電桿鋼模。鋼模用于制造符合GB4623-84《環(huán)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及GB396-84《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電桿》所規(guī)定的電桿。 1名詞、術語 a.長度:鋼摸制作電桿的公稱長度。 b.企口:是指管模上、下模合模時用作定位和密封的凹槽和凸臺(見圖l)。 c.跑輪:鋼模體上的輪箍(見圖1)。 d.搭攀:固緊合口螺栓的支架(見圖1)。 2品種、規(guī)格 2.1型號編制說明:┌────┐┌────┐ DMZ└──┬─┘-└──┬─┘│││││└───表示鋼模長度(dm)│└─────────────表示鋼模小端公稱內徑(mm)└────────────────────表示錐(Z)形電桿(D)鋼模(M)┌────┐┌────┐ DMD└──┬─┘-└──┬─┘│││││└───表示鋼模長度(dm)│└─────────────表示鋼模公稱內徑(mm)└────────────────────表示等(Z)徑電桿(D)鋼模(M) 2.2鋼模品種按其內孔形狀分為錐形鋼模和等徑鋼模。 2.3錐形鋼模規(guī)格見表1;等徑鋼模規(guī)格見表2表1錐形鋼模規(guī)格小端內徑,mm長度,mφ100 6.0 6.5 7.0 7.5 8.0φ130 6.0 6.5 7.0 7.5 8.0 8.5 9.0 100 11.0φ150 6.0 6.5 7.0 10.0 11.0 12.0φ17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φ190 7.0 8.0 9.0φ230 6.0 9.0 12.0φ270 6.0 9.0φ283 6.0φ310 6.0 9.0φ350 6.0 9.0φ390 6.0 9.0φ430 6.0φ470 6.0φ510 6.0 9.0φ550 6.0表2等徑鋼模規(guī)格內徑,mm長度 ,mφ300 4.5 6.0 9.0φ400 4.5 6.0 9.0φ500 4.5 6.0 9.0 3技術要求 3.1基本技術要求 3.l.1鋼模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并按照經(jīng)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 3.1.2跑輪輪距2m或2m的整數(shù)倍。 3.1.3金屬件焊接應符合Q/JCJ05-82《鋼制建材機械焊接規(guī)程》的規(guī)定。 3.1.4鑄鋼件應符合Q/JCJ02-82《碳系鋼、低合金鋼鑄件通用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3.1.5鑄鋼件缺陷焊補應符合Q/JCJ03-82《碳系鋼、低合金鋼鑄件缺陷焊補通用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3.1.6圖樣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應符合GB1804-79《公差與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的規(guī)定。 a.機械加工尺寸的公差等級為IT14。 b.非機械加工尺寸的公差等級為IT16。 3.1.7易損件應能互換。 3.2主要零部件技術要求 3.2.1分段模仿 3.2.l.l相鄰兩跑輪支承板間距偏差±lmm。 3.2.l.2搭攀鎖緊面不得向分模面傾斜。 3.2.l.3搭攀螺栓擰緊后,螺栓應露出螺母,但不得超過10mm。 3.2.1.4跑輪支承板直徑公差等級和連接法蘭止口直徑公差等級為GB1800-79《公差與配合總論標準公差與基本偏差》中的IT9:表面粗糙度為Ra6.3。 3.2.2跑輪 3.2.2.1材料為ZG35或ZG45。 3.2.2.2外徑公差等級為IT10:表面粗度為Ra12.5。 3.2.2.3支承定位內徑公差等級為IT9;表面粗糙Ra為12.5。 3.3裝配技術要求 3.3.l鋼模長度偏差:鋼模長度不大于10m,偏差±5mm:鋼模長度大于10m,偏差±7.5mm。 3.3.2內壁素線直線度在全長范圍內為鋼模長度的1/2500,但不得大于5mm:在距兩端1m內不大于2mm。 3.3.3縫隙 3.3.3.1連接法蘭處內壁環(huán)向縫隙不大于0.25mm。 3.3.3.2鋼模合模后,內壁軸向縫隙不大于0.25mm。 3.3.3.3加強板與筒體在分模面處允許存在不大于0.5mm的縫隙:大于0.5mm小于lmm的縫隙在一片分段模體上,累計長度小于分段模體長度的1/10;不允許有大于lmm的縫隙。 3.3.4各跑輪外徑相差不大于0.45mm。 3.3.5任意跑輪輪距偏差不大于5mm。 3.3.6錯位 3.3.6.1連接法蘭處楔口錯位不大于1mm。 3.3.6.2鋼模合模后,內壁錯位不大于lmm。 3.3.6.3連接法蘭處內壁錯位不大于2mm,并應磨平,磨削斜度小于l/100。 3.3.7鉚釘必須鉚實,鋼模內壁鉚釘周圍允許有深度不大于lmm的凹坑,但須圓滑過渡。 3.3.8鋼摸內徑偏差±lmm:在分模面處偏差[+4]+2]mm,但須圓滑過渡。 3.4外觀要求 3.4.1企口、法蘭、跑輪、搭攀、螺栓等無毛刺、銳馮、銹蝕及碰傷。 3.4.2油滌應光亮平滑,無漏漆、粘手、皺皮、流痕、氣泡及粘附不良等現(xiàn)象。 3.4.3縱、橫筋配置平直,無偏斜。 4試驗方法鋼模應平穩(wěn)地置于離心機上,以80-120r/min的速度,運轉5min,然后緩慢升高到450r/min,持續(xù)20min。宏觀檢查,運轉應平穩(wěn),無異常響聲。 5檢驗規(guī)則 5.1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按本標準各項要求檢驗。 5.2檢驗長度偏差應采用刻度為lmm的鋼卷尺。 5.3檢驗內壁素線直線度,應將跑輪支承在同一平面上,其平面度為2mm,采用直徑lmm的舷線和鋼直尺,在分模面內側A、B處和底部c處測量(見圖2)。 5.4檢驗鋼模內壁軸向縫隙,采用塞尺在為段模體兩端測量。 5.5檢驗本標準各項技術要求所用量具應分別符合JJG 4-80《鋼卷尺檢定規(guī)程》、 JJG1-80《鋼直尺檢定規(guī)程》、JJG62-78《塞尺試行檢定規(guī)程》、JJG 30-75《8游標卡尺檢定規(guī)程》、JJG32-75《深度游標尺檢定規(guī)程》、JJG21-79《千分尺(測量范圍至500mm)檢定規(guī)程》、JJG193-79《千分尺(測量范圍500-2000mm)試行檢定規(guī)程》。 5.6檢驗和試驗按3.3.1,3.3.2, 3.3.5和第4章時,抽檢當月產(chǎn)量的10%;如有不合格項,按當月產(chǎn)量的20%復檢;如仍有不合格項,檢查當月全部產(chǎn)品。 6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6.1鋼摸在大端外表面標上銘牌,內容包括: a.名稱; b.型號; c.重量; d.出廠編號: e.出廠日期: f.制造廠名。 6.2鋼模非油漆面應涂上防銹油脂,跑輪踏面、連接潔蘭端面用軟性材料包裝。 6.3鋼模出廠應附有產(chǎn)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6.4運輸時分段裝運,跑輪輪緣作支點。 6.5綱模應堆放在干燥、平整、堅實的場地上,堆放層數(shù)不超過三層,跑輪之間應墊實,嚴禁半爿堆放。附加說明: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局裝備公司提出。本標準由無錫建材機械廠、泰州建材機械廠、常州建材設備制造廠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過叔良、章秉衡、顧觀炎、朱雨禎、許一平、左元龍、陳秀珠。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